全民參與賽出快樂健康,民族團結傳遞溫暖幸福。7月9日至10日,由新寧縣委統戰部聯合縣委宣傳部、縣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舉辦的“第二屆‘健康湖南’全民運動會 民族團結海選賽”隆重開賽,全縣1000余名各族干部群眾參與比賽。比賽現場熱鬧非凡、精彩紛呈,廣場舞、象棋、太極拳、柔力球、圍棋等項目輪番上陣,各參賽隊以靚麗的服裝,極佳的狀態,歡快的舞姿,盡情展示著他們快樂健康的美麗風姿。本次活動是新寧縣委統戰部全力推進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的生動寫照。
自開展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以來,新寧縣委統戰部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緊扣“共同建設偉大祖國、共同創造美好生活”主題,堅持把民族團結作為最大的群眾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積極引導全縣各民族干部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同心筑夢向未來、民族團結譜新篇。
強化組織保障,突出統籌推進抓創建
堅持把創建工作作為全縣民族工作的頭等大事,成立了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人員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創建工作專班,爭取縣人民政府安排專項經費100萬元用于創建工作,提供有力資金保障。先后牽頭召開創建動員會、推進會、協調會等相關會議6次,制定了工作作戰圖,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明確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肩負起創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把創建工作一項一項抓到實、抓到底,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協作、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創建工作格局。嚴格實行目標責任管理,會同縣委辦公室、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縣委督查室、縣人民政府督查室組成督查組,對各鄉鎮、縣直相關單位創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工作開展專項督查2次,及時發出督查通報和整改督辦函。縣委副書記、統戰部長楊云龍對排名靠后的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全面壓實創建責任。
搭建平臺載體,突出宣傳教育抓創建
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七進”活動,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校主體班學習教育內容,不斷提高黨員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在全縣中小學校的思政課上開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課程,在中小學生中推廣自創歌曲《團結進步永向前》;開展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繪畫、書法、手抄報等具有民族文化魅力的比賽項目,打牢民族團結的思想根基。在主干道路制作了大型宣傳標語100余處,制作發放宣傳口袋及宣傳冊2萬多冊,制作民族團結宣傳微視頻2期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家談》專題片3期;設立創建工作微信公眾號,并在紅網新寧站開辟宣傳專欄,上稿100余篇。廣泛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建設偉大祖國,共同創造美好生活”主題征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鄉村、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書畫家筆會、全縣各民族職工氣排球比賽、“團結進步市縣同行”民族團結進步交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理論知識測試等民族團結進步活動,引導全縣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五個認同”“三個離不開”共識,形成全縣上下同頻共振、同心同力抓創建的良好局面。
改善民生福祉,突出工作實效抓創建
2019年以來,統籌整合省、市、縣三級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和民委單位資金1000余萬元,投入到民族地區,扶持黃金、麻林兩個民族鄉發展特色產業,逐步形成“楠竹、藥材、畜牧、旅游”四大支柱產業發展態勢,拓寬了少數民族群眾的增收致富渠道,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認真貫徹“百里臍橙連崀山”發展理念,把臍橙產業作為促進各族群眾共同致富的主導產業,全縣10個鄉鎮8.37萬名各族貧困人口因臍橙產業穩定脫貧。
充分依靠群眾、發動群眾,不斷建立完善村(居)民小組基層自治規章制度,把民族團結進步相關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形成一套有效的民族事務治理機制,推進民族事務服務體系建設。挖潛民族文化資源、打造特色亮點,精心打造崀山“全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縣委黨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月漢村“民族團結進步文化中心”、舜皇里漢瑤文化廣場等一批亮點特色突出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其中,月漢村“民族團結進步文化中心”累計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修建了同心亭、同心路、民俗文化長廊,開辟了中國經典文藝作品展廳、農耕文化展廳、非物質文化展廳、農副產品直播廳;舜皇里漢瑤文化廣場建立了民俗文化演藝中心、中華文化符號宣傳專欄、非物質文化展覽館。
來源:新寧新聞網
作者:通訊員 譚賢偉 鄭慧
編輯:新寧融媒
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