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新寧縣以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做足創建功夫,讓城市生產、生活、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明行為宣傳公益廣告
“用文明裝點城市、用行動美化生活”“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關愛祖國未來、關愛未成年人成長”……行走在新寧大街小巷、村莊小道上,一幅幅嶄新的公益廣告隨處可見,將文明理念融入生活,提醒著市民傳遞文明,同時也美化了城市環境。
與此同時,志愿者服務隊通過開展文明交通、文明出行志愿服務活動,宣傳守法禮讓、文明出行,倡導群眾人人參與、人人爭做文明使者。
志愿者宣傳文明出行
在廣場休閑的市民林上游告訴記者,現在城鎮和鄉村的環境都好了,大家去處也多了,走在哪里都像一幅山水畫,這些文明展示板很漂亮,也表現了我們的精氣神。通過文明宣傳,大家的文明舉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家的生活幸福,幸福感滿滿。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僅體現在城市環境、公共秩序等方面,還體現在地方的文化積淀。在馬頭橋鎮坪山村,長沙理工大學的學子們正與老師一起研究當地鄉風民俗等情況,結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設計院落規劃,勾勒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長沙理工大學在坪山村實地勘測
與此同時,在金石鎮中長村,村民們正在進行院落改造,通過前期長沙理工大學的學子們實地勘測,精心設計規劃圖紙,庭院建設已經進入實施階段。
中長村進行庭院改造
中長村村民陳貽軍 高興地說,他看到其他村做了庭院改造,非常美,很羨慕,現在這些大學生們在這里很忙碌,他也很期待自己村的庭院改造,歡迎大學生來給他們鄉村建設出謀劃策。
新寧縣通過打造主題庭院,構建百姓心目中理想的村鎮環境,傳播生態文明、幸福宜居等理念,把文明創建融入百姓生活。水廟鎮枧桿山村依托長沙理工大學“三下鄉”實踐活動,全面改造該村公共區域和12戶農家庭院,將獨特的鄉村文化元素、藝術景觀造型融入生態自然環境,煥發出新的光彩,使該村成為當地的美麗鄉村樣板村。
清江橋桃花村
在清江橋鄉桃花村, “堡口豆腐桃花酒”村標文化景墻及“把歷史卡在墻上”鄉村記憶墻勾起了不少觀光者的童年回憶。桃花村通過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積極推進庭院凈化、綠化、美化工程,推動110余座庭院完成了改造,群眾自籌改造資金達150萬元,成為發動群眾自己動手建設美好家園的成功典范。
在黃龍鎮新田村,一幢幢紅藍琉璃瓦裝飾的農房,錯落有致,一條“橙道”貫穿其中,農田與遠處的橙樹相連接,構成了一幅欣欣向榮的新農村畫卷。該村挖掘當地富有內涵“清廉小院”廉潔文化,以“橘影稻香”為主題,成為該縣獨具特色的廉潔文化特色村莊。
新寧縣創文辦工作人員介紹通過打造一個個富有審美特點的文明小景,吸引大家對文明城市建設的注意力。不僅彰顯了本地文化特色,還很好地宣傳了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引導群眾從我做起,自覺為構建安全、和諧、穩定、文明“幸福家園”貢獻力量。
來源:新寧新聞網
作者:蔣森然 黃渝液
編輯:新寧融媒
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