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記者在我縣崀山鎮石田村看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鹮野化放歸項目網籠基本建成。
朱鹮野化放歸活動是本次邵陽市首屆旅游發展大會的一個子項目,是由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立項,在我縣崀山辣椒峰景區具體實施。目前已經建設完成一個用于引進朱鹮野化訓練的臨時鳥籠以及附屬設施,這個鳥籠占地約700平方米、高12—20米。本次活動將引進朱鹮20只,分兩批進行。朱鹮放歸野外后,將進行跟蹤管理和遠程監控,及時掌握它們的生存狀況。
據了解,朱鹮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上最瀕危的鳥類之一,素有“東方寶石”之稱,是一種非常稀有的鳥類。體重一般1400—1800克,體長60—80厘米,它有著一雙細長的雙腿,潔白的羽毛,艷紅的頭冠和黑黑的長嘴,過去被人們稱之為“愛情之鳥、吉祥之鳥”。它在產卵時期,羽毛呈粉紅色,飛起來非常漂亮,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美學價值。朱鹮,曾廣泛分布于東亞地區,由于獵殺、環境污染、棲息地喪失等因素,朱鹮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經過我國科研人員的多方努力,朱鹮的種群數量由最初的7只,目前已經發展到7000余只。
崀山管理局保護科科長陳斌介紹,下一步要加強宣傳教育,保護好朱鹮的生態環境,對傷害朱鹮和破壞其生態環境的一切違法行為進行打擊。崀山管理局將在朱鹮活動范圍內及周邊采取多途徑和多方式進行廣泛宣傳,讓人們了解朱鹮,認識朱鹮,提高自覺保護意識。
據悉,此次朱鹮野化放歸活動,目的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建全球維度最低的朱鹮野外種群,豐富崀山物種資源,提高崀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探索出一條生態旅游、地域文化、景村融合的發展之路。
施工方劉敘勇表示,非常榮幸承建崀山朱鹮落地放飛這個項目,建設這個鳥籠按照設計院、監理公司具體要求完成。將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原則進行完工。目前已完成了90%以上,后續附屬設施將會盡快完成。
來源:新寧新聞網
作者:李萌 通訊員 賀君
編輯:新寧融媒
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