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縣萬塘鄉家興村的白蠟迎來豐收期,在新寧縣家興白蠟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白蠟園里,一樹樹的白蠟樹上白蠟蠟花長勢喜人,一根根色澤白亮的白蠟仿佛六月的雪布滿枝頭。
9月20日,蠟農陳春鳳和合作社的工人正在采摘白蠟。今年是合作社成立的第五年,除了以前留下來的白蠟樹,新種的蠟樹也開始豐收了。蠟園采用隔年放白蠟蟲的方式,充分保障白蠟的質量及樹的成長。今年天氣干旱,白蠟長勢不及往年,但是依然收獲滿滿。
據了解,蠟樹俗稱女貞樹,是生態林也是產業林。白蠟蟲,別名蠟蟲,為中國特產,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動物蠟。蠟農們把蟲種寄生在蠟樹之上,蟲種會孵化出一種白蠟蟲,再把白蠟蟲寄生于白蠟樹上,產出白蠟,白蠟可廣泛用于化工、航空、國防工業、醫藥等領域,是天然、寶貴的原料。當地的農民,利用蠟樹,養殖白蠟蟲,發展蠟蟲產業,靠著小小白蠟蟲增收致富。
蠟農陳春鳳說,20世紀1978年,萬塘鄉產出白蠟13.7噸,后來因為產業轉型、勞動力外流等原因,白蠟產業日趨減少,所剩無幾,但我們家仍然堅持種植白蠟。
陳春鳳出生于白蠟世家,是家族白蠟制作技術的第8代傳人。40年來他努力傳承白蠟技術,在家鄉執著發展白蠟產業,成功地在自己的蠟樹園培育出了蠟蟲種子,填補了邵陽地區一直不能培育蠟蟲的空白,解決了種植需要全部從外地采種的問題。
為實現村民共同致富,2017年,在村支兩委的支持下,陳春鳳在家鄉成立了新寧縣家興白蠟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很多村民也開始種植白蠟樹,全村的蠟園面積得到迅速發展,白蠟產業起死回生。現在家興村白蠟種植面積已達400余畝,成為我縣農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家興村村支書陳湘頂介紹,白蠟產業是家興村的傳統產業,該村通過產業發展、產業幫扶,成立了合作社,成員由原來的3戶發展到28戶,產業園從原來的10余畝發展到現在的400余畝。預計今年產值1.3噸。按照市場價格200元一斤,預計今年的總收入有52萬元左右。白蠟的純收入,除去成本后有30萬左右,看著我們的白蠟產業由原來的弱小發展壯大,我很高興,今后,我村將繼續發展白蠟產業,計劃擴展到1000畝。
來源:新寧新聞網
作者:黃渝液 李建鋼
編輯:新寧融媒
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