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所看到的這面墻,上面畫的正是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竹根儺面的制作場景,兩旁的‘正心守藝’與‘刀刻風骨’八個字將竹根儺面技藝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7月18日,在麻林瑤族鄉大圳文化廣場的非遺廉韻七彩墻畫前,不少游客與附近的村民紛紛前來打卡留念。
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竹根儺面墻繪。
自開展清廉鄉村建設以來,該鄉主動謀劃,積極作為,因地制宜,不斷推動清廉建設走深走實。今年5月起,該鄉充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性強、影響力大、傳承久遠等特點,深入挖掘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中的清廉元素,并通過大型墻繪、短視頻、民族特色舞蹈等形式充分展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清廉文化,如今,已成為了瑤鄉一道靚麗的“廉”景線。
“這面墻畫的是瑤族長鼓舞,長鼓舞講究鼓點和步伐的統一,氣息和身法的平衡,唯有心無旁騖,摒棄雜念,才能跳得好。做人要和跳長鼓舞一樣,心存規矩法度,行有原則底線,方能致遠。”該鄉麻林村2組的劉清明在瑤族長鼓舞的墻畫前,向游客介紹道。
“麻林瑤族鄉有著豐富的非遺資源和悠久的民間傳承,我們依托當地的資源優勢,讓廉潔文化和非遺技藝交相輝映,讓清廉思想與工藝美術相得益彰。”該鄉紀委書記介紹道,下一步該鄉將通過打造“清廉+非遺文化”陳列館,讓瑤繡、瑤浴、竹根儺面等非遺技藝和工藝美術以視、聽、感、觸等多種形式系統而全面地細述清廉理念,傳遞廉潔之聲。
來源:新寧新聞網
作者:通訊員 雷良軍 黃琪
編輯:張宇昕
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