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正值煙葉收割、晚稻種植之際,在巡田鄉各村,農戶們正忙著收煙葉,翻煙田、插秧苗。
7月31日,在巡田鄉西江村的田野里,農機正在剛收完煙葉的煙田地上來回翻耕。田間地頭人頭攢動,農戶們三三兩兩,有的在清理煙蔸,有的在搶栽晚稻。
煙葉收割后,正是種植晚稻的好時節。通過煙稻輪作,可以平衡土壤中的營養元素,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同時,從而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農戶們不僅在經濟作物上獲得了收益,同時也取得了糧食的豐收。
村民 蔣能可:我家以前是貧困戶,后來村里提倡煙稻輪作,村里土地流轉可以先租地后付租金,種煙又有技術指導,我就跟著租了地,現在我一年收入有十幾萬,徹底改變了生活。
在煙稻輪作產業的推廣下,該鄉在外有志青年紛紛返鄉發展,利用煙稻的生態輪作,今年僅煙葉種植就將突破13000擔,煙農總收入達2000多萬元,解決了全鄉400名多剩余勞動力就近就業。唐英作為今年回鄉創業的新青年,承包了60畝煙田,有著技術人員的點對點支持,今年烤煙喜獲豐收。
返鄉青年唐英:雖然今年是第一年種煙,但是烤煙很好,預計能賺十三萬左右。馬上要種晚稻,秧苗是由西江農業統一配種、育秧,收獲后統一收購,不愁銷路。
由巡田鄉5個行政村共同籌建的村集體經濟西江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利用集體經濟優勢,結合該鄉煙稻輪作、油稻輪作產業發展,打造“石山郎”本土糧油品牌,提升經濟效益。
新寧縣西江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肖興兵:公司結合周圍各村煙稻輪作、油稻輪作的特點,開展生態稻米、茶油、菜籽油、花生油的生產加工。目前我們公司大米的日加工量達30噸,油類日產量3噸。
從脫貧致富的“黃金葉”,到探索“煙稻輪作”產業發展新模式,再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巡田鄉一步一步個腳印,交出了自己鄉村振興的新答卷。
來源:新寧新聞網
作者:李建鋼 黃渝液 周殿開(實習)
編輯:張宇昕
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