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肖國成光榮上榜,被評為“助人為樂”類好人。
肖國成是我縣萬塘鄉的一名退休干部,2008年起,他信守“將革命故事傳播出去”的承諾,沿著紅軍長征的足跡,16年如一日的堅持搜集、挖掘地方上的紅色故事和紅軍印跡,甚至遠赴貴州、江西等多個革命老區,累計行程三萬多公里,編寫出《紅七軍過新寧》《湘桂邊區紅軍故事集》等4部共計四十余萬字的著作。
1月15日,記者走進肖國成居住工作的住宅樓,書房里堆放著各種資料,站在陽臺遠望,可見遠處秀美的群峰和夫夷江,肖國成正是在這張靠窗的書桌邊,寫下了40多萬字的紅軍故事集。他和老伴劉美蓮一邊從我縣及鄰縣的檔案館、史料館開始,在史志部門的支持下,以“大海撈針”“順藤摸瓜”的方式查閱資料,一邊自費沿著紅軍當年經過的足跡到革命老區紀念館等地搜索征集有關資料,挖掘了李少成、李咸普兩位老紅軍不怕犧牲、英勇戰斗的英雄事跡,并出資10多萬元為其修建紀念碑。
在尋訪紅軍足跡的過程中,肖國成為盤活新寧紅色資源、弘揚紅色革命精神,還根據紅九軍在崀山鎮船形村渡湘江夜宿承天橋的歷史事跡,自掏腰包重新修繕打造了“紅軍橋”,為挖掘紅色文化注入動力,傳遞紅色力量。
崀山鎮船形村支書 周小榮:2010年開始,肖國成同志結合紅九軍經過船形村的歷史事跡,四處籌集資金,組織人力物力修繕了這座紅軍橋,成為我縣紅色文化的重要資源。
如今,年過七旬的肖國成依然初心如炬、腳步不停,熱忱滿懷的穿梭于搜集紅軍事跡的紅軍長征之路,他的身影,成為我縣紅軍文化傳承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激勵著更多人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
肖國成:新寧縣是紅色的土地,有寶貴的紅色資源,我要繼續努力做好紅色文化的傳播工作,讓新寧人民對紅軍更加的熱愛、更加的尊重,讓紅色歷史一代代傳承。
來源:新寧新聞網
作者:劉海
編輯:張宇昕
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